一個深夜,市義工聯關愛熱線的鈴聲響起,一位男青年說要找“6500號”,這正是深圳海關志愿者李敢的注冊義工號。男青年說:“兩年前,我生意失敗一無所有,正準備爬上地王大廈結束生命。當時,我撥打了熱線,你說‘你并不是一無所有,生命是父母贈與的最珍貴禮物,也是你最豐厚的資本與財富’。這句話,瞬間點醒了我。今天,我已經是一家公司副總了,我想說:謝謝你!”
李敢,這個憨厚壯實的漢子,是深圳海關羅湖緝私分局一名普通的緝私警察,也是深圳海關義工聯心理熱線負責人,廣東省五星級義工。十六年前的一個冬夜,李敢在西安的外婆病危急需輸血,可找遍市區血站一無所獲。老人走了,但醫生那句話“要是有足量的血就好了”卻深深印在了李敢腦海。回到深圳,李敢便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紅十字會的“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多年過去,李敢無償獻血達12000毫升,相當于體內血量近三倍。
成為一名專業注冊義工的李敢,投身公益事業的領域并不限于獻血。2005年,李敢以《星澤心理工作室》的名義,開始義務為關員及家屬開展心理咨詢工作。2008年,李敢親自培訓志愿者40名,牽頭成立了海關首個心理服務的志愿者組織——“星聆熱線”,讓上千名困惑者走出“心靈沼澤地”,多名輕生者找回生活的信心。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李敢積極報名并通過選拔,參加了深圳團市委組織的“青年義工突擊隊”,成為全國第一批到達災區的心理志愿隊成員,與隊友一起為災區青少年開展心理危機干預服務1016人次,得到團中央心理援助專家巡視組的高度贊揚,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等海內外媒體都做了大量報道,為深圳義工、深圳海關贏得了廣泛贊譽。
據了解,在深圳海關,還有很多像李敢這樣的愛心人士。早在1990年,深圳海關就開始了志愿服務活動的探索。2010年,深圳海關注冊成立了深圳海關義工隊,這是海關系統第一個團體義工組織,也是深圳市第500個團體義工組織。現在,這支義工隊已發展成44個志愿服務分隊,人數4050人,占全關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建立了“國門之盾、青春閃耀”、“藍馬甲公務員志愿者”、“夜鷹行動小組”、“生態文明服務小組”“明月清風幫教助學”、“學雷鋒義務獻血小分隊”、“心手相牽與愛同行——農民子弟工學校支教”、“技術服務進社區”等62個服務品牌,形成了一個包括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品牌服務小組、基層學雷鋒志愿服務分隊在內的3級管理架構梯隊,和口岸現場、賽事展會、文化場所、社會福利機構、街道社區、山區鄉村等6大服務平臺的志愿服務網絡。
如今,由李敢這樣的志愿者組成的深圳海關義工隊,已成為深圳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屆文博會會場,每天都有七八名身穿白色制服的深圳海關青年志愿者活躍在展會現場,為參觀者、參展商提供各類業務咨詢服務;在每個月的十五日,華強北等繁忙路段總會有出現身穿藍馬甲,頭戴小紅帽 ,協助維護交通秩序的海關志愿者;在機場、口岸、碼頭,也常常能發現這群“藍精靈”和“小紅帽”的身影……
“學雷鋒不是一陣風,志愿服務應該落在平時,落在細微之處,我們在單位內部長期設立固定招募點招募志愿者,將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作為全關義工統一行動日,將每月的15日作為公務員‘文明出行’志愿服務日,通過品牌功能小組發揮著統籌指揮的輔導職能,推動服務資源利用最大化。” 深圳海關團委書記陳偉鋒告訴記者。
據悉,為了加強對服務隊伍的統一管理,該關還制定出臺了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意見,制訂了《義工志愿者服務隊章程》、《義工志愿者管理辦法》,建立了志愿者招募、注冊、培訓、考核評比、晉升評價、服務工作臺帳記錄等一系列管理機制。目前,該義工隊有5人獲廣東省五星級義工,1人獲深圳義工服務市長獎,1人獲深圳百名優秀義工志愿者。
2012年以來,深圳海關服務義工隊共資助學校22所,結對資助學生717名,組織各類愛心捐款捐物合計165萬元,參與志愿服務1.6萬人次、4.5萬小時,收到各界表揚信、感謝信50余封,更有1名青年志愿者劉琛前往北京為一名素不相識的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作為全國人數最多的直屬海關,深圳海關先后涌現出巫振宏、李敢、林蘊良、李勇堅、李莉等眾多典型人物。(文/金路、汪紹文)
海關科技賦能 媽灣智慧港正式啟航廣州機場空運進口報關代理“五位一體”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寧波海關“保鮮”冷鏈物流巴西進口牛肉報關所需關稅和資料橫琴海關查獲糖果盒內藏毒品“K粉”國家進一步擴大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地區范圍長沙海關今年以來共啟動知識產權保護措施358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