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日報》報道浙江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出口基地,全球市場一半以上的圣誕用品來自這里。進入夏季以來,義烏圣誕用品出口的“熱度”持續上升。據統計,入夏以來,義烏海關累計快速驗放的圣誕商品,數量和價值分別比去年同一時期增長12.2%和51.9%。
冬季的圣誕用品為何會扎堆在夏天出口?義烏海關監控查驗科副科長陳劍告訴記者:“圣誕用品雖然是年底才熱賣,但從義烏出發要在海上漂上兩三個月,再加上布貨、上架等準備時間,每年的圣誕用品出口高峰往往都是在氣溫最熱的‘三伏天’。”
今年義烏圣誕用品的出口形勢明顯好于往年。據義烏海關統計,今年5月份義烏圣誕用品出口524.88噸,同比大幅增長83.79%;6月份出口量826.76噸,日均出口量達到27.55噸。義烏圣誕用品的出口單價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5月份義烏圣誕用品出口均價為4927美元/噸,同比增長30.45%;6月份義烏圣誕用品出口均價進一步上升到6118美元/噸,同比增長42.33%。
盡管今年義烏圣誕用品行業的大環境不錯,出口單價也大幅上揚,然而不少企業感覺賺的錢并不多。“企業面對這么多的訂單,一下子找不到工人,只好把工資提高,向客戶提價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做到的,這么核算下來,利潤就有限。”義烏圣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金林說。據了解,義烏圣誕企業出廠價格普遍有5%-10%之間的漲幅,而成本的漲幅超過15%。這就意味著,企業訂單在增加,利潤率卻沒有提高。
面對圣誕用品出口高峰,義烏海關啟動了“圣誕商品出口提速計劃”。一方面,關員提前去轄區重點圣誕用品生產企業調研,了解其出口計劃,統籌安排通關時段;另一方面,延長現場接單、查驗、放行轉關等海關作業時間,設置“綠色通道”,現場解決企業在圣誕用品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義烏圣誕商品的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連續數年關注義烏圣誕用品出口數據的義烏海關統計分析人員認為,在招工難、用工成本提高、原材料漲價的多重壓力下,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法寶”。要破解難題,企業一定要在新產品上多做文章,走“人無我有”的專業化道路。
在原材料猛漲時,義烏博旭公司推出“瘦身版”圣誕老人,以節省原材料。在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時,博旭公司又研發了“圣誕燈籠”,在國內市場實現了產品延伸。博旭公司的發展從一個側面折射了義烏圣誕行業的轉型之道。
“義烏圣誕產品將會從低價競爭轉向更高層次的市場競爭,但是基礎產品的供給會繼續鞏固與強化,與珠三角實現錯位互補、等價競爭。”陳金林表示。目前,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義烏圣誕用品行業已陸續推出仿真圣誕樹、圣誕服、圣誕掛件等地方行業標準,開始以“標準”驅動企業轉型升級。
寧波舟山港新增一條俄羅斯航線上海化工品報關代理操作文章分析烏魯木齊機場海關在國際空港為知識產權筑起保護屏障一次掛號、一個窗口全搞定 ——黃埔海關推出新型現場業務管理模式原產地自主聲明“紙黃金”惠企百萬元大連制造暢行“一帶一路”中藥材進口需要什么手續_中藥材進口檢疫要求天津新港海關近3年首次查發禁止出口原木炭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