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1月27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
 春節到了,團圓飯是親朋好友相聚的重頭戲。所以,保證節日市場穩定充足的供應,是政府各個部門的職責。這個市場,不僅指內地,還包括港澳。而港澳地區的特殊性在于,由于本地資源有限,各種農副產品長期需要內地供應。因此在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年節期間,就成為保障港澳物資供應的各個部門工作最繁忙的時候。
 集中申報保證供應港澳鮮活物資及時通關
除夕早晨七點,記者在深圳文錦渡口岸看到,各類貨柜車已經在口岸排起了長隊,這里是供港農副產品的最主要口岸。而一輛滿載活魚的貨柜車沒有排隊去完成各種檢查和過關手續,而是直接來到了關口的自動驗放閘門前,停留五秒鐘后,閘門開啟,司機往旁邊的箱子里投入了一張紙,就完成了通關。 
 這是海關為了保證供應港澳鮮活物資能夠在當天一大早就送到香港的農貿市場和各大超市推出的一項措施--集中申報。目前在文錦渡口岸,所有運送到香港的鮮活物資都實行快速通行,除了被系統抽中的車輛需要進行檢查外,其他的只要幾分鐘就可以過關,大大節省了貨物的運輸時間。據司機介紹,原來他們排隊就需要兩三個小時,現在幾分鐘就過來了,很是方便。 
 包括鮮魚在內,每天90%以上的供港鮮活物資都從文錦渡口岸進入香港。除了集中申報以外,對于那些沒有及時報關的車輛,為了保證正常供應,海關還在2009年推出了24小時的預約報關服務。 
 目前,深圳、珠海兩地供港澳物資通行的口岸海關,都實行了一系列的快捷措施,所有這些措施都保證了內地供港澳的鮮活農產品達到零滯關。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業務處處長王侃說,他們進行集中報關,設立了專門的窗口、專門的驗放臺,還積極加強同檢驗檢疫部門的合作 保證食品的安全。
 完善檢疫制度保證港澳市民鮮活產品的質量
 既要保證鮮活,更要保證食品安全,這是目前海關對供應港澳農產品實行的一系列快速通關措施的前提,而提供安全保障防火墻的則是檢驗檢疫部門,只有檢驗檢疫合格的產品海關才能順利放行。據了解,運送鮮活物資的車輛具有檢驗檢疫優先權,從進入到出站最多20分鐘就搞定了。 
 其實,口岸檢疫如此快捷是因為它只是供港澳農產品質量把關的最后一個環節,產品在之前的生產、加工中已經經過了數道檢驗。以廣東中山的魚塘為例,作為一家注冊供港澳活魚養殖場,要把自己的魚賣到香港和澳門可不簡單,一開始就需要購買有產地注冊證明、擁有身份檔案的魚苗。投放后,這些魚在養殖過程中的一切都需要記錄在案。 
 每批魚在運往香港、澳門時,同時還要附上它們的合格證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檢驗檢疫合格單。在運送一星期前,檢驗檢疫人員就已經從這批魚中中抽取了樣品,拿到實驗室進行專門的化驗檢測。化驗的指標有重金屬元素、農殘等,全部都到了ppb級,就是微克每公斤這樣的一個量級才算過關。 
 完善的檢疫制度保證了港澳市民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鮮安全的活魚,同時供港澳的豬、牛等動物也都已從2008年開始佩戴耳標等信息識別系統,每筐蔬菜也都有特殊的標示。這些貨物的身份證,詳細記錄了它們從種養殖到加工再到運輸各環節的全部信息,不僅減輕了通關口的檢驗壓力,一旦出現問題,也能清楚地查明來源。
 生命保障線 五十年風雨無阻
 目前,在香港的100多個市場中,60%的農副產品都來自內地。事實上,內地對港澳物資的運輸由來已久, 751、753、755三趟貨車,從1962年開始,分別從武漢、上海和鄭州發出,每天將各類鮮活物資運往香港,被人們稱作三趟快車。不管是在最艱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還是華東華南發生嚴重澇災,或是鐵路春運極為緊張,許多貨車無法正常運行,三趟快車卻始終風雨無阻。到了2000年,隨著高速公路運輸網的不斷建成,貨柜運輸業的發展,三趟快車開始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 
 四十年多來,三趟快車馬不停蹄,共開行4萬多列,供應港澳市場的活豬和活牛達1億多頭,同時還運輸了10億多只家禽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蛋品。因此,三趟快車也被香港同胞親切地稱為生命保障線。而從三趟快車到現在的每天從各口岸通關的500多趟貨柜車,10多艘貨輪,內地對港澳的物資供應提升的不僅是速度,更是數量和質量。根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2011年,內地供港澳活豬155.9萬頭、活牛3.15萬頭、活雞516.2萬只,內地新鮮蔬菜占比達到了港澳市場的90%。 
 此外,2011年,廣東送香港的電量為108億千瓦時,供澳門電量達到了34.5億千瓦時,全年對香港供水8.18億立方米。這些都化作內地同胞的殷殷神情,進入到港澳千家萬戶,保障他們的生活,也讓他們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
想要木材進口清關卻不知道改怎么做?杭州海關全力保障鮮活貨物新鮮上市湛江海關爭分奪秒幫助進出口企業救災復產優質通關保障蠶種順暢出口 嘉興“養蠶經”加速走向“一帶一路”國家銅精礦進口報關代理上海專業清關公司沈陽桃仙機場海關積極支持沈陽空港口岸“鮮速達”貨運單證制作五大要求瑞麗海關網上付稅率近五成 8至10月支付稅款達264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