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優化進出口通關環節營商環境,青島海關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口岸提速降費等部署要求,全力推進簡政放權、壓縮通關時間,切實釋放改革紅利,為企業減負增效,努力打造審批事項少、通關成本低、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企業群眾獲得感強的口岸營商環境,讓外貿企業更加省事省時省錢省心,為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貢獻海關力量。
推進簡政放權讓企業更省事
“承運境內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企業、車輛注冊”是海關實行的一項行政審批事項。目前,在青島海關轄區注冊登記的相關車輛約4500輛,每年青島海關受理此類行政審批業務約700項。
青島昌旭通達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海關監管貨物運輸的物流公司,近期公司申請9輛運輸車輛承運境內海關監管貨物,需向海關辦理車輛注冊行政審批。由于青島海關實現了該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公司業務人員上網查詢辦理所需的單證材料并提交申請,海關驗核后很快通過了審批。
通過海關網上辦理平臺申請行政審批,需要的資料一目了然,申請事項的辦理狀態和辦理結果也可以實時查詢。這是青島海關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而推進改革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企業有真切的“獲得感”。
在“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的基礎上,青島海關大力推進行政審批網上辦理,14項行政審批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申請人可通過網上提交申請資料、查詢申請事項辦理狀態、了解申請事項辦理結果,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目前,青島海關事權范圍內的179項政務服務事項中,除涉及稅款繳納、現場驗核業務外,169項實現了“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青島海關還整合了海關行政審批事項,關區37個行政審批窗口實現“一窗受理”。
此外,按照海關總署統一部署,7月1日起,青島海關將需提交的132種單證材料減至40種,精簡70%,并確定自11月1日起將86種監管證件減至48種,精簡44%。
圍繞去繁瑣、減動作、優流程、增效能,下一步青島海關將緊密推進實現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主動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充分發揮出“放管服”改革的積極效應。
壓縮通關時間讓企業更省時
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年采購進口鐵礦石約3000萬噸。近日,該公司自境外進口一批鐵礦石,與此前不同的是,最近青島海關對進口礦產品實施了“先驗放后檢測”模式,海關在完成進口鐵礦現場檢驗鑒定工作后,對無異常的批次立即放行,將實驗室檢測結果作為后續監管內容。這樣一來,進口礦石通關放行提速,提貨等待時間有效壓縮,同時減少了公司庫存及資金占用。據測算,通關提速后,該公司進口鐵礦石平均驗放時間提前了約3天,礦石庫存量減少約20萬噸,相應資金成本節省約400萬元。
“先驗放后檢測”模式下,海關在貨物抵港后第一時間開展現場查驗和重量鑒定,對現場查驗未發現存在疑似或摻雜固體廢物、放射性超標等安全環保項目不合格的,及時發送放行指令,做到即卸即驗、卸畢即放。該模式實施以來,青島海關進口礦產品平均驗放周期壓縮約66%,企業能盡快將貨物提離海關監管場所,港口碼頭泊位利用率和裝卸效率相應提高,同時減少了進口企業港口堆存及搬倒費用,降低了生產企業預期原材料庫存和積壓資金。
這正是青島海關推動壓縮整體通關時間的重要舉措之一。去年以來,青島海關下大氣力推動通關“去繁就簡”,圓滿實現進出口貨物海關通關時間再壓縮1/3。2018年,青島海關持續推動壓縮通關準備、貨物提離時間,推出提前申報、優化檢驗檢疫作業流程、優化拼箱物流作業等13方面共29項措施,全力推動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
機構改革,為通關時間再壓縮提供了新的契機。根據統一部署,4月20日起,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山東口岸旅檢監管、通關作業申報查驗放行“三個一”等7個業務領域,實現了“一個形象、一個聲音、一個動作”。9月30日,青島海關關檢綜合業務現場融合試點啟動,將報關單修撤、申報單證審核、稅費管理、現場驗估、簽證等5類31項作為首批融合業務,通過將原檢驗檢疫現場檢務部門作業并入現場海關綜合業務部門,統一現場執法、優化通關流程、提高通關效率。目前,青島海關正穩步推進貨物監管、旅檢、快件、郵件等業務現場“查檢合一”。貨物監管方面,嚴格執行一次查驗、統一對外執法,降低了企業的查驗作業時間和成本,減少貨物平均查驗作業時間12.7%。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島海關進口海關通關時間6.78小時,出口海關通關時間0.4小時,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期,進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縮短19.9%,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縮短53.6%。
推動“智慧監管”改革讓企業更省心
排成長龍等待出卡的集裝箱車、頂著烈日炎炎遞單的焦躁司機、汗流浹背驗核封志的海關關員……作為進出口貨物放行的最后一道關口,這是普通碼頭卡口給人的印象。但是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情況迥然不同:一輛輛集裝箱車魚貫而出、井然有序,車輛從進卡拍照到抬桿放行,整個過程不過2至3秒鐘。
“以前拉貨最怕就是在卡口堵車,因為在過卡前要稱重、要下車遞單子、要蓋章,要是一不小心碰到個前面排隊的出問題,半天就耗這里了。”一位剛過卡口的司機李師傅說,現在碼頭自動化了,車過海關也快了,不用下車,拍個照就抬桿,比高速公路的etc還快。這要歸功于青島海關開發運行的“智能卡口”。
在船舶卸船落箱的同時,碼頭公司就把集裝箱稱重信息、理貨報告、運抵報告自動傳送輸給海關,海關通過智能視頻遠程監裝監卸,輔以卡口集裝箱自動識別系統的應用,使正常集裝箱100%卡口抬桿放行,個別風險集裝箱提前引導分流。一輛集裝箱車自動化碼頭入卡、提貨到出卡,整個流程已經縮短到13分鐘。
這僅是青島海關推行“智慧監管”改革的亮點之一。“智慧監管”是青島海關立足山東港口物流實際為外貿發展提供新動能的重要舉措,通過海關監管的智能化,推動口岸監管和物流作業的智慧化,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簡化物流供應鏈各環節的作業手續,提高口岸通行效率和貿易便利化程度。今年以來,青島海關陸續上線智能查驗、智能物流、智能大宗散貨、智能服務等4大模塊27個應用項目,實現口岸物流數據鏈實時獲取、作業環節精簡壓縮。
系統上線以來,智能無人卡口實現貨物提離時間縮短35%,轉關施驗封信息化提升施驗封效率50%,電子移動證將異常貨物提離時間由4小時降至5分鐘,艙單變更無紙化實現變更由1.5小時降至5分鐘,每票艙單為企業節省成本費用100元。當通關業務遇上海關“智慧監管”,企業進出口體驗明顯提升。
在企業管理方面,青島海關推行“智慧企管”改革,通過集成海關及工商、稅務等部門數據27.6億條,為轄區企業搭建智能監管數據池,完成對進出口企業的“精準畫像”并實施差別化處置,進而實現精準服務、精準監管。
減負增效讓企業更省錢
在山東騰達緊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幾輛滿載緊固件的集裝箱卡車正準備將貨物運往港口。“今年9月份,螺釘、螺栓、螺母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我們每年能增加收益近千萬元。”企業的外貿部經理盧平表示,海關稅政調研帶來的退稅率提高,增加企業效益的同時,極大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山東騰達緊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銹鋼制品年產量4.5萬噸,是山東省內唯一成規模的出口螺栓、螺母的企業。近年來,受國際市場低迷等影響,企業發展遇到了困難。在我國稅則編碼中,不銹鋼緊固件產品和普通鐵質產品未加以區分,出口退稅率為5%,而其原材料“不銹鋼盤條”的出口退稅率已經調升到13%。原材料與產成品的退稅率倒掛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企業的加工及出口受到抑制。2017年,青島海關負責同志到企業調研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經過認真研究和積極爭取,最終推動了出口退稅率由5%提高至9%。“現在的國際貿易形勢仍然復雜,但我們的產品將迎來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盧平說。
稅政調研是國家制定宏觀政策的重要手段及調整進出口稅收征管政策的重要方式。海關承擔著參與國家進出口宏觀決策的責任和使命,可以通過稅政調研的方式,幫助企業反映稅則號列、監管證件、關稅稅率或出口退稅率設置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今年以來,青島海關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制造強國戰略、實體經濟發展,深入開展稅政調研工作,提出稅收政策調整建議,促進企業擴大出口份額,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
受益于青島海關稅政調研的,還有化學品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柱形實心體鋁合金等多個商品。據了解,僅今年9月份公布的出口退稅率調整清單中,就有9個稅號商品是由青島海關提出的,這些商品出口退稅率的提高,預估每年將為山東省內相關出口企業增加退稅收益1.7億元。
此外,青島海關不斷推進關稅領域改革,全面推廣自報自繳、匯總征稅等稅收征管改革,創新稅收擔保模式,推動“銀關保”、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關稅保證保險改革落地,并嚴格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前三季度共減免企業稅款13億元,增長13.7%,企業從中國—東盟等17個優惠貿易協定項下享惠進口稅款減讓41.9億元,共為25萬批次出口貨物簽發優惠原產地證書,受惠國外關稅優惠的貨物總額達到111億美元。(陳星華/文)
危險品臺灣物流出口報關需要注意哪些?橡膠進口報關一站式代理流程以及稅率無船承運人稅收管理(二)進口比利時花卉種苗清關代理仙茅進口報關清關流程東莞報關和報檢公司給人的印象危險品進口報關流程鄭州貨代報關代理公司有哪些_鄭州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