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輛滿載衛生瓷潔具的貨車抵達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根據查驗指令,貨車緩緩駛過機檢通道,經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掃描后,圖像實時傳輸到汕頭海關機檢審圖中心。2秒后,智能審圖系統自動判別,給出“未見異常”的審像結論,經審圖關員綜合研判驗證結論無誤后,審像結果同步傳送至碼頭,該批貨物被放行并運送上船,發往海外。
“瓷潔具屬于價值高、重量大、易受損的商品,在裝卸過程中極易摔壞,如需掏箱查驗,則可能影響通關時效。”百利達供應鏈管理(汕頭)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翁先生說,現在汕頭海關實施的智能化監管模式,以機器查驗代替人工查驗,降低開箱比例,通關時間進一步縮短,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翁先生口中所說的“智能化監管模式”指的便是集中智能審圖。該監管模式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通過收集同類商品的機檢圖像,對商品的x光圖像進行對比分析并自動判別風險,成為了協助海關關員開展查驗工作的“火眼金睛”,有力地支撐了海關監管效能、服務效能的“雙提升”。
近年來,為提高智能審圖作業質效,持續賦能智慧海關建設,汕頭海關積極參與海關總署集中制圖、專項制圖,不斷豐富樣本圖像數據庫,同時持續加大實用化攻關力度,優化系統算法升級,系統識別準確率進一步提升。
數據顯示,汕頭海關機檢審圖中心成立至今,智能審圖應用已覆蓋海運、陸運、快件、跨境電商、郵件及旅檢等各監管領域,人工智能有效識別商品近1500種,其中h986大型集裝箱機檢總體直放率超過20%,有效降低了企業通關成本。
“以玩具類商品為例,我們通過持續開展圖像標注,強化智能算法訓練,及時糾正誤報,針對性研發算法補丁,降低該類商品的誤報率。”汕頭海關所屬汕頭港海關審圖一科科長吳瀚說,目前汕頭海關正在實施的智能算法分類部署試點工作,將進一步提高智能審圖的精準度,充分釋放海關關員敏銳度和系統算法穩定高效的優勢疊加效應。
“智能審圖是審圖關員的‘好幫手’。”汕頭港海關審圖專家余伽寧說,隨著人工審圖與智能審圖的深度融合,關員機檢作業由對所有圖像平均用力優化為對高風險任務重點分析研判,審圖效率不斷提升,風險防控水平不斷增強,先后查獲偽報走私出口侵權香水、偽報品名出口食品等案件,真正實現了既管得住又通得快。
“科技賦能,助監管更智慧,護國門更安全。”汕頭海關口岸監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汕頭海關將扎實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積極拓展智能審圖應用領域,優化算法升級迭代閉環,完善“人工智能+專家復審”“h986大型設備+貨管x光機”“現場審圖+事后復核”等監管模式,持續釋放智能化監管模式的硬核力量,助力進出口保穩提質。(許華基/文)
北京機場進口沐浴露清關看完就曉得了保稅進出口貨物的通關(一)燃油附加費的定義(一)干果GACC進口注冊代理公司東興海關查獲涉嫌侵犯知識產權褲子174件跨洋連線話經貿 聯動打好“復工復產戰”危險品臺灣物流出口報關需要注意哪些?橡膠進口報關一站式代理流程以及稅率